首页>首页幻灯

让徽派文艺绽放时代光芒

时间:2019年10月1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皖 文
0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安徽文艺披荆斩棘,风雨兼程,以坚定的人民性导向、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地域风格,绘就了安徽文艺的鲜明底色,为中华文艺百花园贡献了绚丽的徽派画卷。70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以真情奉献人民、以精品书写时代、以明德引领风尚,为弘扬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铸就了安徽文艺的精神品格。70年来,安徽文艺砥砺前行,硕果累累,以大量的精品力作点亮文艺的星空,让徽派文艺绽放出时代的光芒。回顾70年的辉煌历程,翻检历史的多彩片段,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将为新时代安徽文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蒸蒸日上 袁廉民 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安徽文艺事业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用精彩纷呈的文艺作品,表现了不同时代人民群众的丰富生活和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党领导人民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安徽文艺的70年历程,形象生动地印证了社会主义文艺就是人民的文艺的真理。

  1.思想引领指向人民

  70年来,安徽文艺自觉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把握正确文艺方向,做到始终与党和人民心连心。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文艺事业面临更高要求的新形势下,安徽文艺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引领工作又提高到新水平。近两年来,安徽文艺界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会、文艺家座谈会、专题培训(研讨)班、专题讲座、会员轮训等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分层分众开展培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习近平总书记给新近入党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的信》《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的贺信》。邀请中国曲协主席姜昆等著名艺术家来皖开展中国文联“崇德尚艺,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活动”,出台《安徽省文联关于加强省文联委员会委员履职工作的暂行办法》,向全省文艺工作者发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倡议书》等。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树高标杆、对标对表,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更加自觉地投身到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火热实践中,争做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

  2.题材选择贴近人民

  安徽文艺在题材上内容丰富、多姿多彩,以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历史创造见长。安徽花鼓灯集歌舞、锣鼓音乐为一体,人民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新中国成立初期,冯国佩、石金礼等人表演的花鼓灯被选调到北京怀仁堂汇报表演,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改革开放之后,《欢腾的鼓乡》等优秀花鼓灯节目在全国屡获大奖,并登上国际舞台,使花鼓灯名扬海内外。进入新时代,安徽花鼓灯取得长足发展,2018年,花鼓灯舞剧《大禹》喜获中国舞蹈“荷花奖”。由安徽省文联与中国音协联合举办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村题材专题音乐会,催生了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迅速传遍大江南北,风靡全国,传唱至今。安徽农民歌手姜秀珍、殷光兰创作演唱的《山歌唱到北京城》,王和泉作词的《再见了大别山》等经典歌曲也因为题材来自人民而经久流传。挖掘与表现安徽现代红色题材的油画《激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反映中国农村改革从安徽小岗村起步的国画《生死印》,艺术再现医务工作者与“非典”作战的油画《抗击非典》等作品,在描绘现实生活、表现历史事件、激励人民斗志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3.创作手法贴近现实

  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新中国安徽文艺创作的一个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实主义从内涵到外延都有了一些变化和拓展,也吸纳融合了其他文艺流派的许多创作手法,因而更加丰富、愈加广阔。版画的表现手法简练形象、复制传播便捷,一直是大众美术的代表性画种。上世纪60至70年代,安徽版画家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方法,创作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精神面貌的版画作品,开启了“新徽派版画”的时代。安徽音乐艺术继承民歌传统,融入现代意识,取得不俗成绩。特别是在2014年北京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专场文艺晚会上,选唱了由安徽省音协主席盘龙作曲的歌曲《板蓝花儿开》,受到了国内外听众的好评。鲁彦周编剧的《天云山传奇》《廖仲恺》,方义华编剧的《焦裕禄》等电影,反思历史、颂扬楷模,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精神,体现了现实主义批判反思与弘扬正气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4.审美风格贴近生活

  在审美风尚的时代演进中,安徽文艺一直秉承大众化、生活化的特质与雅俗共赏的审美取向。无论是满怀豪情、斗志昂扬、主题崇高的“宏大叙事”,还是洞幽见微、个性化的“小型叙事”,抑或更加丰富、多元、复杂的审美表现,生活气息浓郁始终是安徽文艺创作的不懈追求。安徽戏曲艺术,既博大精深,又深入浅出,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皖南花鼓戏等,无论古装剧还是现代剧,都具有浓郁的平民化和大众化色彩,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唱段,穿越时空,长盛不衰。《徽商》《文房四宝》等优秀电视纪录片,从微观细节入手,将深厚的地域文化融入奇山奇景奇物之中,以生活化、故事化方式挖掘安徽文化的内涵,展示了独具魅力的徽风皖韵。荣获第17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的淮河琴书《轧狗风波》,通过生活中家长里短、邻里琐事的日常口语化表达,揭示当下的乡土人情与社会风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创新创造中与时俱进 

  1978年10月,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民冒着生命危险签下了分田到户的“生死状”,“如同一声惊雷”奏响了全面改革开放的先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的生命在于创新。”70年来,安徽文艺秉承“徽文化”厚重的传统,发扬改革创新的精神,在文艺观念、文艺式样、文艺服务方式等方面创新创造,继往开来,创作生产了一大批优秀文艺精品,为安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逐步提高贡献了精神力量。

 

严凤英和王少舫主演黄梅戏《天仙配》剧照 

  1.观念创新激发创作活力

  文艺只有始终与时代同步伐,才能实现创作观念和创作实践的与时俱进。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建立,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建设热潮高涨。安徽文艺界由初期的皖南、皖北文联分设到1954年合并成立安徽省文联,文艺事业可谓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广大文艺工作者关注现实生活,热情讴歌党和人民的丰功伟绩,成为这个时期的创作主题。陈登科的小说《淮河边上的儿女》、严阵的长诗《老张的手》、吕宕的电影《林则徐》、严凤英和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天仙配》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享誉中华。

  改革开放初期,文艺思想观念的解放带来了文艺实践创作的繁荣。鲁彦周的小说《天云山传奇》、张弦的小说《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公刘的诗歌《深思》、梁小斌的诗歌《雪白的墙》等风靡文坛。以赖少其为代表的“新徽派版画”作品,以萧龙士为代表的中国画作品,以鲍加为代表的油画作品,以《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代表的歌曲,以李百忍为代表的书法作品,以《女子排椅》为代表的杂技节目等等,都具有开创性的艺术价值,成为当时富有全国影响力的艺术品牌。

《天云山传奇》书籍封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鼓舞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引领安徽文艺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广大文艺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创作呈现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近两年,共获国家级奖项29项。其中,陈先发《九章》获第7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季宇、李凤群分别获得“弄潮杯”2018年度人民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和长篇小说奖,小品《等爱回家》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舞蹈《命运》和舞剧《大禹》分别获得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现代舞奖和舞剧奖,摄影家汪强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纪实摄影类大奖,《清明》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等。

  安徽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同步并进,以苏中、郭因、钱念孙、赵凯、刘继潮等为代表的一批文艺评论家,主动关注和积极探究文艺创作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安徽文艺家的创作成果进行建设性的研讨与评论,成为文艺皖军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2.样式创新伴随科技飞翔

  科技改变世界。特别是互联网影响广泛而深刻,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不仅改变了文艺形态与创作生态,也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增强文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文艺借助科技的翅膀飞得更高,成为当代文艺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安徽网络文艺出现了青子、步千帆、杨治、安意如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网文作家,创造出一批富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如江南的《龙族》系列数次位居作家主榜之首。美术界运用现代新型材料创作的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黄梅戏的舞台美术技术与现代声光灯技术发展融合,实现了戏剧舞台艺术的时代跨越。多部门联合制作的百集微广播剧《安徽好人》,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打造“有戏安徽”直播品牌,通过剧场、电视、网络、手机、广播“五位一体”传播戏曲艺术,为全国首创。安徽的电视纪录片制作,善于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拍摄技术和艺术效果的全面升华,获得了业界的一致称赞。如《大黄山》的成功制作,很重要的是借助了现代科技无人机、陀螺仪技术,实现了多角度、不间断的立体呈现。

  3.服务创新彰显文艺力量

  举办活动,打造文艺服务品牌。安徽省美协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1985年联合召开的“泾川全国油画研讨会”,对于当时全国美术界确立美术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中国书协和安徽省文联联合主办的“邓石如奖”全国书法大展暨“邓石如与清代碑学”书法研讨会已连续举办了两届,树立了邓石如书法研究的全国性品牌。2018年,省文联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先后精心策划组织了“全国文艺名家看安徽”系列活动和“新时代 新徽派——安徽书画40年精品晋京展”。“全国文艺名家看安徽”活动邀请200多位作家、摄影家、音乐家、书画家、戏剧家、曲艺家、诗人、舞蹈家深入安徽科技创新、重点工程和脱贫攻坚的一线开展采风创作,取得了创作、交流、培训、宣传等综合效益,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工作创新案例。安徽书画40年精品晋京展暨理论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书画精品集中晋京展示和研讨。

剪花娘子(国画) 王仁华 

  建立机制,为文艺家创作采风和服务人民创造条件。省市县文联上下协同、各艺术门类携手联合,组建近千支“文艺轻骑兵”小分队,以“聚焦美好安徽 扎根江淮沃土”为主题,“采、创、送、种”相结合,开展了近千次采风创作和“送文化年货”到基层、“送文化”进高校、送志愿服务到农村等活动。组织部分文艺家带着创作任务蹲点创作,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凤阳小岗村”、千里淮河两岸、大别山革命老区、科技创新的一线等都活跃着作家艺术家的身影。延伸工作手臂,服务各类新文艺群体,为他们在业务培训、评奖评优、创作展演、加入协会等方面提供优先服务,最大限度团结引领新文艺群体听党话、跟党走。

  服务大局,助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狠抓主题性创作,努力以“四个讴歌”的作品奉献社会。连续开展“我们的沃土我们的梦”和“扎根江淮沃土 讴歌美好安徽”主题性创作采风实践活动。一批表现安徽的红色题材、历史文化和科技创新的文艺精品应运而生。戏曲《秋分》、文学《唱大淮》、歌曲《幸福花鼓》、美术作品《大美黄山》等入选2018年安徽省重点打造的创作生产文艺项目。反映安徽省科技创新成就的4万字报告文学《领跑者》在《人民文学》2018年第8期推出,反映新时代淮河新面貌的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在《人民文学》12期刊发。省美协“科技之光”创作组的27位中青年画家,历时10个月采风,已基本完成近60幅作品,其中有6幅作品入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开发特色摄影资源,在黄山、宣城、池州等市设立最佳摄影点400多处,与中国摄协共同将宁国市港口镇西村打造成为“中国摄影艺术乡村”,组织“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多场文艺演出等,探索出了一条用艺术唤醒乡村、用文化振兴乡村的文艺扶贫之道。与上海、江苏、浙江文联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通过艺术联通四地,推动实现文艺资源共享、文艺平台共建、文艺合作共赢。

  彰显徽派文化艺术的地域特色

  安徽是徽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传统文化艺术积淀非常丰厚,特色十分鲜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安徽艺术家们一直注重传承弘扬徽派艺术传统,在推动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积极作为,使徽派文化艺术的地域特色进一步彰显,影响不断扩大。

  1.推动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新安画派的有序传承与清醒拓新。新安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优秀艺术传统在现代得到了传承弘扬。1984年举办“纪念渐江逝世3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新安画派名家名作展览”和2009年举办“经典回顾与现代思考·中国画学术系列活动”,大大扩展了艺术家们对传统的认识,也向海内外展示了安徽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于推动当代安徽乃至全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赖少其、王石岑、黄叶村、徐子鹤、郭公达等老一辈画家为新安画派艺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徽派版画”的崛起是徽派艺术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上世纪60至70年代,时任安徽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的赖少其,组织张宏、师松龄、陶天月、郑震、周芜、易振生、林之耀等版画家去安徽各地和黄山体验生活,学习徽派版画艺术传统,创作了大型套色版画《黄山后海》《梅山水库》《淮海煤城》《丰收赞歌》等作品,布置于人民大会堂安徽厅。这些传承弘扬徽派版画艺术优秀传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的版画,被李桦先生和古元先生称之为“新徽派版画”而载于史册。1983年12月,“安徽版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新徽派版画”首次整体面世亮相,在全国美术界引起轰动。2017年8月,“锦绣中华——当代新徽派版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新徽派版画重大题材创作作品《大美黄山 迎客天下》《九华灵境》等巨幅版画,展现新徽派版画的突破与升华。此外,集体创作的大型版画《汉代太学与独尊儒术》《算盘与算法统宗》,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映徽文化内涵的文艺作品获得全面丰收。安徽作家在开掘传统文化方面收获颇丰,季宇小说《新安家族》、许辉的《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点老子和庄子》、赵焰的《徽州文化系列》、胡竹峰的《中国文章》等受到文艺界肯定。黄梅戏《徽州女人》、话剧《徽商传奇》、纪录片《徽商》、电视剧《黄山情》、大型电视连续剧《新安家族》、电视风光片《神奇黄山》、音乐风光电视片《黄山四季》系列,以及袁廉民表现“黄山奇观”的系列摄影作品、陆开蒂表现黄山日出和徽皖风情的摄影作品等,都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2.推动传统地方戏剧的现代发展

  安徽传统地方戏剧艺术丰富多样,其中五大剧种“徽、黄、庐、泗、花”(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皖南花鼓戏)源远流长,积淀丰厚,特色鲜明。安徽的黄梅戏、徽剧、庐剧、岳西高腔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南词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0年来,在各级政府及文艺部门的引导、推动、支持下,这些地方剧种在继承优秀艺术传统、坚守各自艺术特点的基础上,面向时代生活,服务人民大众,大胆地进行剧目题材内容的创新、唱腔音乐的创新、表演形式的创新等,推出了一大批具有时代审美情趣、广大观众喜闻乐见、思想性艺术性兼优并胜的新戏。譬如,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等传统剧目从表现内容到音乐唱腔到表演程式都有很大改进与提升,还先后推出了《红楼梦》《无事生非》《徽州女人》等新剧目,在戏剧界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再如,徽剧《惊魂记》以虚拟、写意的形式来改编、表现莎士比亚经典名剧《麦克白》,是对古老徽剧的传承发展的探索和创新。为纪念徽班进京225周年而重点打造的徽剧精品剧目《徽班》,再现了200多年前徽班在徽商支持下进京演出并留在京城顽强坚守、兼容并蓄,孕育国粹京剧,开启中国戏曲繁荣盛世的辉煌历程。

  3.推动民间艺术适应时代不断发展

  安徽的民间艺术非常发达,形式多种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些民间艺术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发展,徽州三雕、文房四宝、芜湖铁画、界首彩陶、阜阳剪纸等异彩纷呈。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已广泛运用于城乡建筑及居住场所,徽派雕刻也广泛登临现代艺术殿堂及公共空间,散发出独特而永恒的艺术魅力。安徽文房四宝已誉满海内外,而宣纸作为中国书画艺术载体驰誉世界,其品质与产能都无与伦比。芜湖铁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大放异彩,巨幅铁画《黄山迎客松》放置在人民大会堂接待大厅广迎世界宾客;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素烧陶、三彩刻花陶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三彩刻画陶,于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来通过壮大传承人队伍、建设彩陶特色小镇等举措,界首彩陶在保持古老风韵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阜阳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颍州区也被文化部命名为“剪纸之乡”。历史悠久的花鼓灯是汉族舞蹈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安徽省优秀的民间艺术,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新时代以来,花鼓灯艺术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蚌埠市、凤台县、颍上县的花鼓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入选国家文化创新工程,花鼓灯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凤台县的花鼓灯舞蹈《千里长淮一条线》获得群星大奖。2016年6月,在第七届国际舞蹈大赛中,颍上花鼓灯艺术团获得大赛唯一金奖与指导奖。

(编辑:马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