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首页幻灯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集体约会

时间:2019年02月1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郭文斌
0

 

腾飞 谢应辉 摄
  ◎ 整体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体现在操作性上,就是天人合一,而过大年,正是祖先按天人合一设计的。

  ◎ 商业化不会很快降潮,但选择精神性生活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只要选择精神性生活的越来越多,传统节日就不会受到致命性冲击。

  一

  这些年我一直在建议,把春晚提前或者挪后一晚上,把除夕夜让给人们守岁,让给纯粹的“守”,就是纯粹的进入时间,进入空间,进入祝福。现在,四个小时的春晚一看完,守岁的感觉就没有了。

  我在长篇小说《农历》里描述过吃完年夜饭之后的那一段时间,现在想来就像是童话。正如那个“守”字所会意的,时间在一寸一寸地过,我们在一寸一寸地守。

  你都能感觉到时间的质地,非常紧张非常安静。紧张的是你觉得时间马上要过去了,安静的是你能感觉出时间的芬芳。

  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父母依在炕角打盹,我和哥哥蹲在房台上看着院子里的灯笼,那是我们自己剪的窗花,上面贴着喜鹊啄梅,如果遇到雪打花灯的那个夜晚,想想吧。

  那是一种真正的天人合一。

  二

  “年”的意思是五谷成熟,是粮食对生命的润泽。但是现在来到我们面前的全是包装食品,食品和食物感觉是不一样的。食品是工业性的,食物是农业性的。

  感情是需要时间提供热量的,甚至跟时间一体两面,失去了时间含量的祝福纯度就降低了。我们可以想象,在古代社会,一对恋人的相见,从南国到北国需要走半年时间,那个过程是刻骨铭心的,现在,一天就飞过去了,肯定没有当年那种相思的感觉了。同样,适当地放慢脚步,加一些时间含量进去年味会更浓。

  每年春节,我都要去几位老首长家里坐一坐。谁都知道,他们并不缺那一份物质上的表达,但是你去坐一坐,喝喝茶,聊聊天,这种走动本身就是意义,仪式感本身就是意义。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说法,仪式感里面本身就有能量。因此,过年也是连根养根,漂泊在天涯海角的游子回到母亲的身边,回到故土,回到师长的身边,本身就是连根养根。花朵离开了根就会枯萎。

  大年是乡土文明之树上开出来的花朵,乡土性保持得越好,年味就越浓。我这几年协助中央电视台做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参与策划、文学统筹、撰稿等工作,发现同样的道理,乡愁味最浓的地方恰恰是现代性进入得比较晚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那种诗性的芬芳的温暖的年味就没有生存的土壤了。大多数城里人,家里摆不下一个供桌。过大年如果不请祖先,没有那一炷香,没有那一个供桌,年的象征性,时空上的暗示性就没有了。有一个供桌,你就感觉到平常的屋子一下子“年”了,因为有无数的祖先同在。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潜意识是永恒的,那么,对于祖先的潜意识也是永恒的。有了这样一个理解之后,年味就不一样了。

  我看到人们在水泥马路上请祖先,显得很紧张,好像城管马上就来了,不像在老家,在漫山遍野的鞭炮声中,阳光懒洋洋地晒着,时光就像流动的黄金一样,在那种气氛中请祖先,感觉祖先真的在你的邀请中回到了那个小院。

  

  我理解的年有两个层面,第一是物化层面的,享受物质的美好;第二是精神层面的,大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狂欢,是中华民族带有基因性的集体记忆,是祈福的演义,感恩的演义,敬畏的演义,狂欢的演义,教育的演义。就拿教育来讲,一家人在祠堂里过年,颂祖德,育后人。教育子女荣耀祖先,为后代造福。想想看,当一家人把族谱打开,面对着祖先,感觉就不一样了。

  被朱元璋命名为“江南第一家”的郑家,宋、元、明三代给国家贡献了七百三十位县长以上的大臣,却没有一位因为贪赃枉法被罢官,和他们的严格家规有关。“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消谱除祖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谁还敢犯错误。在古代社会,一个人被家谱除名,相当于现在注销身份证了,死了之后牌位不许进祠堂,意味着他将要成为孤魂野鬼了,不能享受祭祀了。而这样的家规,每年过大年时,都要面对祖先诵读的。

  如此,过大年成了对子孙后代天然的教育,成了提升子孙后代责任感的好机会。一年一年,在孩子内心种下责任感、崇高感、担当感,过年就变成了激励。久而久之,孩子心中就会形成一种人生理想,“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

  除过教育意义,过大年还有祈福的意义,给生命充电的意义,连根养根的意义,等等。

  整体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体现在操作性上,就是天人合一,而过大年,正是祖先按天人合一设计的。

  为什么要按天人合一设计?为了让后代有安全感。

  正如“安”字所象征的,孩子只有呆在妈妈怀里,才有安全感。人们为什么过大年要不顾一切的回家呢?就是孩子往妈妈怀里奔跑的一种姿势,这就是回家潮。为什么要奔跑呢?因为他要寻找安全感,因为安全感是人的第一幸福感,没有安全感人会恐惧,而人恐惧就会产生占有、控制、焦虑、抑郁。所以,好多人有这样的体会,回去在妈妈身边待一待,躺一躺,睡一睡,亲一亲,一年的能量就够了,电就足了,如果哪一年没回去,一年都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没有力量感。

  外国人看着中国人不顾一切地回家过年,很难理解,漂洋过海的,一定要回到他的祖国,回到故土,回到母亲身边,其潜在驱动力,就是寻求安全感。

  因此,大年是中华民族的集体约会,跟祖先的约会,跟亲情的约会,跟祝福的约会,跟天地的约会,是别的时空代替不了的。

  

  传统节日是乡土文化结出的果实,绽放的花朵,城市化肯定会冲击它,但是中国人骨子里流着乡土的血液,这种血液,是不会被钢筋水泥冲淡的。就像移民区的乡亲们,人虽然住进了洋房,但心依旧,看的仍然是秦腔,唱的仍然是大戏,即使年轻人,微信朋友圈转得最多的还是秦腔。

  《记住乡愁》第四季播出的将台堡镇一集非常巧合地拍到两位在外打拼的企业家,双双还乡,尝试在不离乡不离土的情况下,带领乡亲过上幸福日子,节目播出后,一时成为“还乡”的热点话题,从中,我们看到一个端倪,也许乡土性生活正在回潮,特别是当城市带给人的压力、焦虑越来越大,成为不可疗治之痛的时候。

  传统节日受商业化干扰,这是事实,但只要文化主导方面,倡导好引导好节日的认知意义、价值观意义、行为模式养成意义,特别是恢复中华民族礼乐文化的意义,商业再强大,也大不过人的本质需要。我写的文化随笔集《醒来》里,把人生意义归纳为“物我”“身我”“情我”“德我”“本我”五个台阶,每高一个台阶,归属感、家园感、安全感、喜悦感就大为提升。商业显然是“物我”层面,是最低一层,当然,从金字塔理论看,物我的人总是占大多数,但从生命力角度看,台阶高一层,给人类提供的总体能量要大得多。我在《醒来》中阐述过美国心理学家霍金斯的科学实验结果,“我”的认知度越高,这个人给大地提供的能量就越多。因此,只要大地上懂节日文化、爱节日文化、行节日文化的人越来越多,自会有效地平衡商业化。

  非常有意思的是,我在全国做文艺志愿者的几年里,发现许多企业家成了传统文化最积极的推动者,也成为恢复传统节日文化的先锋。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后来发现,他们在“物我”走到头后,找不到兴奋点了,一些无人指引的人,往往会过起花天酒地的生活,一些有人引导的企业家,就会向上一个台阶攀登,当他一旦尝到向上感带来的巨大喜悦,就会用物质换喜悦,换崇高感,换安全感。

  因此,我有一个基本判断,商业化不会很快降潮,但选择精神性生活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只要选择精神性生活的越来越多,传统节日就不会受到致命性冲击。

  

  我也经常听到身边的一些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问我怎么看待这个情况?对恢复和保护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是否乐观?在政府层面,可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加以助力?我说,年味淡,最主要的原因是一百年来我们把传统文化搞丢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祠堂、家谱、礼乐,这些要素的根被拔掉之后,年味的花朵就无处开枝散叶了。

  因此,要想让年味浓起来,就得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回人间。我认为政府层面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助力:

  一是统一认识,二是深入宣传,三是加大投入,四是延长假期,五是重建祭仪,六是重建家道。

  传统节日日渐“消遣化”,有时候就会听到身边的人提起中秋节第一反应就是吃月饼,说元宵就是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好像是一些非常肤浅和刻板的对等关系。当人活在物我层面,节日就成为享受物质的借口;当人活在身体层面,节日就成为人们享受感官的理由;当人活在情感层面,节日就成为人们享受情感的平台;当人活在德我层面,节日就成为人格建设的机会;当人活在本我层面,节日就成为觉悟性人生的契机。

  古人看重的是生命的超越,换句话说,古人把活着的意义视为超越。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提高生命能量。因此,他们更加看重生命的弃恶为善、转迷为悟、了凡成圣,层层提升,是在纵坐标上做文章。但今天,文化方向是平面的,思维方式是平台的,成功学是平面的,幸福学是平台的,换句话说,是物化的。节日当然就成了放大物化的催化剂和酵母。

  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要树立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此,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就我个人观察,《寻找安详》能够八年十四次重印,《农历》能够八年十次重印,从一个方面影射了百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性渴望。就我和央视合作的《记住乡愁》,四季播出,一反纪录片首季热再季冷的现象,一季比一季收视率高,也证明了这一点。换句话说,百姓已经尝到了传统文化缺失的苦头,时运到了传统文化重回大地的时候。这就像一个游子在外面转了一圈,累了,发现还是有娘在的地方温暖,还是娘做的手擀面最好吃,故乡之所以为故乡,因为他不但能安妥我们的身,更能安妥我们的心。

  因此,只要我们把根救活,叶子就会绿起来,花朵就会红起来,果实就会结起来。

  节日离不开美食,是因为感官享受是人最基本的享受。但节日美食,除过食用,更重要的意义是,人们以之表达对天地、对大自然、对祖先、对长者,特别是对劳作者的感恩和敬意。在拙著长篇小说《农历》中,十五个传统节日都有美食,但那个美食是精神化的、诗化的、天地精神化的。虽然《农历》有意淡去了具体年代,但主调是一个贫困的年代,每个节日,都有能把人“香炸了”的传统美食,就是因为每样美食被主人公节日化了、神圣化了、人格化了。其中《端午》一节,作为短篇发表,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我代表那届获奖作者在颁奖大会上发言。后来被翻译到国外,人们也喜欢,特别是在韩国,一反他们短篇很难重印的历史,一印再印。而央视根据《农历》中《大年》一章改编的动漫《六月说过年》,就非常层次化地演绎了整个腊月的美食筹备。《记住乡愁》里也拍到了许多情节,也是如此。

  (作者为宁夏作协主席)

(编辑:陈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