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从革命老区到新兴港口,从繁忙的煤矿生产车间到地震灾民的帐篷,艺术家的身影走遍了祖国各地。下基层,把文化艺术带到群众中去,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全社会面前筑就了一道属于自己的美丽风景线。
服务基层,是党对文艺工作者的一贯要求,也是我国文艺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朝鲜战场上艺术家走进战壕为志愿军战士表演,到今天为农民工、灾民等弱势群体义演,无数村镇、厂矿、社区都留下了艺术家的汗水,那些无私奉献的艺术家因此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喜爱。而“三贴近”号召的提出,更对文艺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随着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加快,文艺工作者已经充分认识到文艺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应该更好地建立起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把自己的艺术实践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把深入群众、服务基层作为自己艺术道路的自觉选择,不断把优秀的作品带到了人民群众当中。
服务基层,能够提高文艺工作者自身的创作、表演水平,提高艺术作品的质量,造就更多的文艺人才,这也是艺术规律的必然体现。艺术作品必须在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够形成并得以不断完善,而最后又通过提高群众文化水平、满足群众文化需要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服务基层,并不是否认发展艺术精品的重要性。恰恰相反,艺术精品不应是只能在温室中培植、存活的实验品。只有把艺术作品放到群众中间进行锤炼,把艺术家的才能和群众的智慧融合起来,才能最终锻造出真正的艺术精品。
服务基层,走到群众中去,不应是一种短期的行为,文艺团体和文艺工作者应该把服务基层的意识贯穿自己的整个艺术道路,把基层群众是否认可作为检验自己艺术实践最终的试金石,只有让自己脚下的舞台在群众当中延伸,才能为自己的艺术生命迎来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