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评论资讯

汇录二十世纪上半叶文学研究论著七百余种,《中国文学研究论著汇编》

时间:2019年05月2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金 涛
0

  汇录二十世纪上半叶文学研究论著

  七百余种,《中国文学研究论著汇编》——致敬五四学人嘉惠当代学林
  20世纪上半叶,自1911年清王朝灭亡辛亥革命成功,到1919年“五四”运动,再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文学研究的繁荣,由此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论文和著作,为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产生于这一时期的著作,或分藏于全国各地图书馆,查找起来极其不便,或由于当时纸张不好,印刷质量普遍较差,保存难度很大,几十年之后许多已经破损不堪,无法阅读。虽然这些著作的出版时间不久,但市面上很多已难以见到。有鉴于此,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选择了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文学论著加以影印,定名为《中国文学研究论著汇编》,列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目前,文学史卷、古代文学卷、名家译著卷、现代文学卷四卷已出版,共汇录文学研究论著700余种,每卷80册,共计320册。
  日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在京举行了“百年回望:《中国文学研究论著汇编》出版座谈会”。孟繁华、赵敏俐、邱运华、杨庆存、刘福春、詹福瑞、傅道彬、徐志啸、赵义山、尚永亮、李炳海、李怡、李均洋、朱万曙等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
  1917年,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因为这一变革标志着“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俐指出,用王国维的这段话来形容自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发生在中国的变革非常贴切,这种巨大的变革为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学研究带来四个鲜明特点:一是学术演进与时代变革息息相关。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近代启蒙思想家,打破传统的经学权威并倡导思想解放,文学研究中开始吹进一股清新的空气。与此同时,古文的没落和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样式的蓬勃发展,也促使人们的文学观念逐渐发生转变。至1919年发生新文化运动,在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下,在“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特征的文学革命运动中,传统的文学研究开始有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从此以后,它不再是对古代文化教义的阐释,也不再是沉湎于古典美学境界的感悟式评点,而成为人们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化的现代社会变革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现代人的意识规范了文学观念,对几千年的文学进行价值重估,建构了一门人文学科,参与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为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在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这一时代核心问题下的理论思考。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学研究是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是它始终围绕着一个贯穿始终的核心问题,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如果说19世纪以前中国文学研究是以绍续传统为己任,那么,随着社会政治、思想的巨大变革,如何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就成为20世纪前期中国文学研究者共同思考的问题。三是领域的拓展与传统研究格局的改变。20世纪以前,中国的文学研究依附于经学。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学研究,第一步的重要工作就是把文学从传统的经学中分离出来。它不再以传统的诗文为主,而是把研究的领域扩大到戏曲、小说、说唱以至各种民间文学体裁,并在这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同时在研究中广泛地运用了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等各学科理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四是文学史的研究与编写。自从上个世纪末窦警凡、林传甲、黄人等编写出第一批中国人自己的文学史以后,这个时期,各种各样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已经有了几百部之多,改变了过去比较零碎而又孤立地对作家作品研究的状况,使人们找到了一个系统地研究把握中国文学发展全过程的有效形式。
  赵敏俐指出,在今天看来,这一时期的文学研究写作大多还不那么规范,研究也不够深入,但是,阅读这一时期的文学研究著作却让人感叹那个时代研究内容的丰富,处处泛着理想的浪花,时时显现着创造的活力,并为此后的中国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文学研究论著汇编》的出版,具有回顾学术发展历程的重要价值,是对“五四”学人学术成就的总结和致敬。中国文学研究在上世纪初如何走向现代、走向世界、开启新境、引领后学?《中国文学研究论著汇编》为当代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中国文学研究论著汇编》的出版,是首都师范大学对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研究与传承所作的又一重要贡献,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启发性,既有传承与开发利用之效、融汇中外文学研究之功,也具有抢救与保护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意义。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