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评论资讯

专家共议数字媒体重塑的艺术边界

时间:2017年11月21日 来源:北京电影学院 作者:马李文博
0

第二届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论坛成功召开

专家共议数字媒体重塑的艺术边界

  数字媒体在当下艺术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了艺术学不可绕过的一个重要话题。11月4日,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研究生院承办的第二届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以“被重塑的边界:数字媒体与艺术”为主题,下设四个分论坛,旨在通过更细致地探索和评估数字媒体在当下艺术场域中的影响力,更深入地探讨与阐释数字媒体在艺术学与美学范畴中的更新甚或重构,力图构建数字媒体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探索数字媒体在艺术中的位置。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电影学院赵斌主持,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长吴冠平教授致开幕词。法国影像理论家、巴黎第三大学(IRCAV)视听与电视研究院教授拉布兰奇夫妇,美国新媒体理论家、纽约城市大学(CUNY)研究生中心教授曼诺维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熊澄宇,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学研究所教授刘悦笛,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鸣奋等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有八位学者进行主题发言。

  熊澄宇做了题为《共建全球数字创意生态圈》的发言,以共建全球数字创意生态圈为主旨,把信息社会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技术应用、产业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构,进而提出了数字媒体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时间的概念。他认为,信息技术进入到了意识形态领域后会对社会结构发生影响,数字创意生态圈就是在以文化内容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媒体传播为平台的基础上充分连接和利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关系,从而辐射到社会各行业进而构成相辅相成、互动共容的生态系统。

  黄鸣奋在新书《位置叙事学: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艺术创意》中提出了对边界的三种定义:一是和自然位置相关,因为艺术本身是人为而非自然的,但又以“自然”为理想;二是和心理位置相关,因为艺术是“心声”,不论作为审美心境的流露、真实体验的冲动,还是虚拟情感的抒写;三是与社会位置相关,因为艺术是一种分工,一种部门,一种体制,或者一种产业。他随后解释了刷脸时代的艺术边界为什么会被重塑:一是人工智能对人机互动的影响,二是信息革命通过多媒体融合改变艺术的边界,三是娱乐经济通过互联网+来改变艺术的边界。他还讲述了刷脸文化、面子文化、明网和前网、明艺术和暗艺术等概念和观点。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钟锦做了《数字技术:走出主体性危机的现代境遇》的发言,聚焦在数字技术可能对主体性带来的影响上,讲到技术本身在历史上便具有悖论,技术出现的伊始,人们是持反对态度的,但是技术同样也在受人追捧,即在反对技术的同时又推崇技术,如中国的庄子、古希腊的阿基米德。钟锦指出,要把我们的主体性从这种狭隘的视域中解放出来。怎么样突破主客二分使人的主体性解放出来呢?数字技术有可能带来突破,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人从来没有意识到的世界,技术带给我们的一元化世界被突破了。我们能够利用虚拟的空间使将要丧失的古典精神由小众逐渐向大众蔓延,能够从另外的维度来改变我们的现代性同时也使我们的主体面临一个全面改变的契机。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锋关于《艺术与真实》的发言从《一把和三把椅子》这幅作品的赏析中引出真实与幻觉边界的问题,进而在印象派绘画的启示中告诉我们一个哲学观点:真实永远和时间连在一起。在古典艺术中把真实当成幻觉,把幻觉当成真实,现代主义的艺术主张是真实不是内容而是媒介,现成品艺术更使媒体与内容边界模糊,在徐冰的《何处惹尘埃》《凤凰》 以及电影作品《蜻蜓之眼》中都有体现。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洋做了《新媒体与故事综合症》的演讲,主要对中国电影的故事创作问题进行了批评。电影作为故事工业,面临的一个悖论就是一方面故事被不断地挖掘,同时又由于过度的采掘,导致故事的衰竭。他指出,目前我国电影故事创作主要表现为合拍妄想症、IP狂躁症、反转强迫症,而造成故事衰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叙事理论进入电影工业、新媒体作为故事竞争者、新媒体对故事意义的消耗。他认为,叙事科学在进入到电影工业之后、故事科学的信念、经典故事的内在规律、编剧模式的建立以及类型模式与编剧的技巧进入电影教育都在消耗着故事本身。同时自媒体的兴起也加剧了故事的衰竭,成为电影的工业最强悍的故事竞争者,新媒体的“故事精神”、大故事时代与小故事时代、二次元写实主义等都是造成这一局面的“罪魁祸首”。

  刘悦笛做了题为《从“视觉双重性”到“移动影像论”》的发言,重点介绍了分析美学怎么理解视觉。他指出,沃尔海姆在《艺术及其对象》中批驳了艺术的“再现”,沃尔海姆的火力集中在“错觉论”与“相似论”上面。刘悦笛讲解了维特根斯坦的“看见”“看似”以及“图像-对象”的问题,维特根斯坦说:“我所看到的并没有变化;但是我却在有差异性地看它。”即差异性的看。刘悦笛认为,差异性的看进一步催生了“看进”理论,而“看进”理论是沃尔海姆美学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再现性的观看”的内核。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一件艺术品是如何成为对象的根本问题,具有核心意义。

  于朝宗作了《新媒体大时代的电影体验发展和人类五感》演讲,主要从五个部分阐释新媒体时代的电影体验和人类五感,分别是2017年当下的观影体验分析、1895年之前的五感体验、电影初期的观影五感体验、未来50年内的观影五感体验、远眺更远未来的五感体验。他认为电影的发明改变了人类五感体验的自然状态。

  在“被重塑的边界:数字媒体与艺术”的大主题下,本次艺术学论坛还下设四个分论坛,其中包括技术美学与技术哲学观照下的数字媒体、传播与消费视野中的数字生活、数字媒介的叙事新实践、数字图像的生产理论与批评。论坛一中,《艺术百家》杂志主编张超认为,数字化作为一项基本的媒介技术,已经超出了以视觉和艺术为基本核心的传统艺术理论体系,向外关联了劳动美学、商品美学、建筑美学、设计美学等更宽泛的思想范畴:它一方面卷入了大众文化与后工业生产问题,衍生出了与传统审美截然不同的美学范式,另一方面,它协助实现了美学与哲学思想的当代转型——以“美的体验”为基本尺度的传统美学观到以“无意识”(政治与商业的意识形态)为本质属性的当代美学观的置换;以“先验的主体”为基本框架的传统哲学到以“被构建的主体”甚至“交互构建的主体”为重要议程的当代哲学的置换。这一背景,要求我们摒弃对数字媒介的现象式描述,转而在更富深度的形而上层面进行理性分析与批判。与会分论坛的发言老师分别做了《虚拟与现实之间—关于数字媒体与艺术的几点思考》《开放空间中的数字影像艺术的新美学叙事》《电影声画技术与技术哲学的多级二律背反现象研究》、《互联网视域下的电影生态美学建构》《艺术学研究的三个面相与整合》以及《何以要移动艺术边界的“界桩”》等演讲。

  分论坛二中,西南大学黎萌教授首先做了题为《叙事因果与因果关系》的主题演讲,之后与会学者分别做了《新型文明的诞生——基于虚拟知觉界面的新媒体生物政治学》《数字媒介传播下电视文化价值研究》《消失的景框——新技术语境下的电影银幕美学》《新媒体时代下摄影新特征》《“穿越”艺术消费热潮的文化内因分析》《大数据媒体时代的文创业态升级》等发言。数字媒体构建出了一个庞大的媒体帝国,它以全新的方式传播内容,加速了信息的接受、交换与消费。同时,这种传播得益于技术力量,不再拘泥于单向度的内容传播,而是在交互中,全面介入到了生产链条之中,通过制造和传播可供消费的形象与想象,促进着永不停歇的物质与欲望的生产。由此,数字媒体以虚拟的方式,打造出了一个与“现实”关系复杂的“数字社会”,不断引发着媒介理论对“日常生活”“情感体验”“艺术想象”“主体经验”“文化聚落”“族裔、性别与阶层区隔”等问题的重新思索。

  在分论坛三中,与会专家提出,在实践领域新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海量的新形象,也创造了大量崭新的艺术语汇和语法。但同时,数字技术的使用似乎并没有解决叙事艺术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在艺术形象呈现、观众塑造、政治缝合、文化意义表达等层面,失败的教训俯首皆是。一方面,理论和批评对数字媒介之“新”普遍充满了乐观的惊喜与赞叹;另一方面,对数字媒介新的叙事现象秉持审慎或保守态度的声音此起彼伏,其中那些试图重新调整传统叙事理论边界的有益尝试引人注目。在这个环节与会者主要探讨了数字媒介在叙事中的新实践,周正探讨了自然光在电影摄影创作中的审美应用;陈亦水借用了大量的后启示录电影的实例探讨末日书写和文化逻辑的话题;陈涛的研究领域则转到数码爆破领域领域,力图勾勒出动力学电影特技的末世美学;陈伟龄把视野带到纪录片领域,分析了数字技术环境下纪录片非虚构美学构成;刘永孜探讨了媒介融合环境下博物馆视觉技术的更新和发展。

  分论坛四主要探讨数字图像的生产理论和艺术批评环节,是依赖媒体产业运作的数字图像形成“社会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机制。赵斌首先做了《关于数字摄影真实性的悖论:两种摄影图像的意义操作模式及其交叠》发言。龚艳则做了《虚实之间:数字电影的表演、特技与审美》的发言,对数字电影在表演、特技和审美方面进行理论的总结和归纳,使之在具体的实践中更具有指导性。刘子洋做了《聚焦与辨析:VR、VR影像与VR影像》的发言。王奇男则重点探讨数字媒体时代动画的嬗变。

(编辑:王渝)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