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评论要闻

我用相机追踪中国女排足迹

时间:2019年09月27日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
0


《中国精神》

  9月23日,在日本札幌举行的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第二阶段A组循环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老对手”美国队。此次胜利不仅成就了中国女排世界杯7连胜,也打破了中国女排世界杯8年逢美不胜的尴尬纪录。中国女排团结拼搏、无惧挑战,在赛场上势如破竹的英姿再次点燃了国人内心的澎湃豪气。

  说到中国女排,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女排精神”。

  记得那应该是1995年,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铁榔头”——郎平。开始我在随队拍摄时,每天都能看见一个“24小时都在上班”的郎平,场上的她英勇霸气,场下则是另一番景象。她随手拿着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女排姑娘们的各自特点和训练状况。她总是眉头紧锁,在小本子上记着什么。我还开玩笑地说,我们的“铁榔头”现在变成林黛玉了。其实,不用她说我也知道她的压力有多大。

  2013年5月10日,郎平第二次执起教鞭给女排姑娘上的第一堂指导课,犹在眼前。三年的奋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当中国女排屹立在世界之巅时,我竟有一瞬间忘记按下手中的快门。除了影像资料,那一刻值得所有人用心铭记。后来,郎平不止一次对我说:“这次里约之行,就是一次里约大冒险。我已经无能为力了,我把能用的都用了。”这是远远超过技术层面的胜利,这是一个奥运冠军所不能涵盖的精神荣誉。

  2019年是女排忙碌的一年,也是郎平忙碌的一年,瑞士女排精英赛、2019年世界女排联赛、2020年东京奥运会资格赛将逐个上演。“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郎平带领中国女排放平心态、重新出发。跟随女排的脚步,我辗转于各大赛事,记录属于他们的精彩瞬间。

  我镜头中的陈忠和,时而是个“天使”,时而又是个“魔鬼”。他为人和善,也有被队员气得跳脚的时候。无论场上还是场下,他时常展露那标志性的微笑,给球员以最大的鼓励,但我也曾记录下“女排铁三角”抱头痛哭的模样。

  还记得那是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我第一次遇到“老陈”。当时他还是“小陈”,是中国女排的助理教练,辅佐主教练郎平带领国家女排取得了出色的成绩。2001年初,这位“五朝元老”陈忠和终于从“小媳妇”升级成了“婆婆”,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这一切,都是归于两个字——“我来”!也许谁也没想到,当时简单的两个字,竟然是女排再度崛起的关键。

  曾经在袁伟民执掌中国女排教鞭时期担任过陪打教练的陈忠和,为了将中国女排的训练质量提上来,实施了一系列的“魔鬼训练”。湖南郴州基地的苏仙岭,就是传说中的魔鬼训练场。苏仙岭的海拔并不高,但上、下石阶加起来3600级。陈忠和要求所有的队员必须在22分钟之内跑上去,只要有一个人超过1秒钟,二话不说,全队一起下去,重新来。这一“魔鬼训练”使姑娘们的身体和精神几近崩溃,但是每一个姑娘都告诉自己:不能掉队,不能拖累大家,不能拖累全队,一定要坚持,哪怕有人坚持不住,也得两个人拖着她往上走,一定要把她拖上去,坚持、再坚持。至今队员们想起来都有些胆寒。

  陈忠和够狠,够硬;队员够苦,够棒。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战胜了强大的俄罗斯队,时隔多年,再次站在了世界排坛之巅。而夺冠的那一刻,也成了我人生重要的一部分。从0比2到3比2,从地狱到天堂,我的手哆哆嗦嗦地才把新卡换上,在那见证伟大的时刻,我才感受到什么叫脑中一片空白。夺冠后的老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趁着颁奖的间隙,走出了赛场,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一抬头看到正在向他走来的老徐(时任排管中心主任的徐利),两个人都沉默着,只是四目相对的那一瞬间,眼泪都不自觉地流了下来。这时领队李全强也来了,看到老陈和老徐后,激动地放声大哭。紧接着,三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拥抱在一起,号啕痛哭。泪水中有等待、有心酸、有幸福……

  (刘亚茹著《中国精神》中信出版社出版)

(编辑:陈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