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评论要闻

心有明灯,方能照亮黑暗

时间:2013年09月0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何瑞涓
0

  儒释道组成中国传统文明最核心的部分,我们以此为自豪,然而,在此虚化的符号之外,真实的儒教、佛教、道教在当代的生存状态到底是怎样的?大概思考过的人并不多。同样,在包罗万象的文学作品中,对传统文明的价值传承是有所体现的,而真正关注到信奉儒释道的群体与个体的作品很少。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点宗教的文化意识,是很难支撑这个民族的长久的生存发展的。”在山东省作协副主席赵德发传统文化题材作品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如是说。他指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据说中国有3亿人信教,但是有一大半对宗教的认识有偏差,因此,如何真正认识和了解宗教思想和传统思想就变得极为重要。

  宗教题材并没有产生很多的文学作品,原因何在?长江出版集团北京图书中心总编安波舜认为,很多人想去写宗教题材,但是写完之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因为这些作家缺乏解剖宗教的技巧、理念与人文意识。“让一个穷人写富人,他写不了,穷人写穷人可以,因为他有同感。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没有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我觉得信仰是很大的问题。”他认为,有些作家写作过于注重某种理念或某种意识形态上的东西,故而写不好,要想写好宗教信仰题材,心里要有一盏明灯,如果没有这盏明灯,你写出来的东西照不亮黑暗。

  在这个意义上,山东省作家赵德发的传统文明三部曲《君子梦》《双手合十》《乾道坤道》就彰显出其独特价值。这三部长篇小说分别对构成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的儒释道文化进行了深刻剖析,关注它们在当下世俗化的社会现实中的生存发展现状与困境,对儒释道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评论家们指出,《君子梦》探讨儒家思想的世俗实践及其命运;《双手合十》是中国内地第一部全面展现当代汉传佛教文化景观的长篇小说,以佛门寺院为主要叙事空间,反映市场经济和世俗化浪潮对僧俗两界的影响;《乾道坤道》也是当代第一部全面呈现道教发展和道士生活的长篇小说,以传统道教与当代生活的相互渗透、道教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彼此对照作为线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人类的生活目的发出质疑。这一系列作品均在现实批判、宗教关怀和历史反思之中,蕴含着关于生存意义和人生境界的独特思考。

  “中华民族有一套独特的文化基因,它体现了文化肌理,彰显着文明印迹。”执著于传统文化的赵德发这样说,在他看来,中华民族的文学是由多条文化线索凝成的长绳,两千多年来,儒释道这三条文化线索影响深远,那么这条长绳优在何处,劣在哪里,在伟大社会进程中有什么样的作用,都需要探讨,因而写就三部作品。为了写作,赵德发寻访了无数道观寺庙,与和尚道士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生活,亲自体验修行的各种方式,同时精心研读儒释道相关典籍,用十几年时间雕刻出这三部小说。

  “赵德发是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作家。”评论家孟繁华曾对张清华多次这样提起。评论家贺绍俊与李掖平同样这样认为,他们指出,很多作家不由自主跟着热门题材乱转,而坚守纯粹文学写作的人却可能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这种创作文本表达道德焦虑的这种做法存在误解,被误解为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实际上在瞬息万变的浮躁社会里,这个不变的根基才是最可贵的。正因为赵德发是一个不追逐时尚的作家,作品的价值不会一下子呈现出来,因而作品经典化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赵德发作品对于儒释道的全面阐释完成了中国当代抒写在广泛性社会人生中一个向来少有人问津的空白地带,给人们敞开了一种宗教和现实人生高度缠绕、密切交集的可能性,也让人们看到知识分子为天地人生的胸怀。

  在宗教场所逐渐被旅游产业商业化、世俗化的当下,信仰缺失,价值迷茫,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也随之出现偏差,影响到传统文明的继承和传播。文学是人学,关注社会的方方面面,文学作品切实关注宗教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处境、关注传统文明和人类命运,也是作家的重要责任,恰似点一盏灯,照亮一方人心。

(编辑:高晴)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