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名家

袁毅平《东方红日》:新中国摄影事业的实践者、见证者和推动者

时间:2021年04月29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
0

艺 坛 大 家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联合出品

本期

袁毅平

  个人简介

  袁毅平(1926-2020),江苏常熟鹿苑镇(现属张家港市)人。我国著名摄影家、摄影理论家、摄影活动家。1939年在上海开始摄影生涯,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新华日报》摄影记者,《人民日报》摄影记者,《大众摄影》杂志编辑组长,《中国摄影》杂志编辑组长、主编,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副主席等职。摄影代表作有《东方红》《振我国威》《拔地擎天》等。

长按二维码进入艺坛大家视频专题

  袁毅平《东方红日》:

  新中国摄影事业的实践者、见证者和推动者

  他从江苏常熟鹿苑镇的一个小村出发,

  穿越近一个世纪的雨雪风霜。

  他行走在斑斓的影像世界,

  坚实的足迹和共和国的光辉历程同步。

  他用两年时间拍摄大气磅礴的摄影作品《东方红》,

  使之成为跨越时空的传世经典。

  他就是中国摄影界备受推崇的摄影家袁毅平。

  在上海百乐照相馆当学徒,

  艺术之花在暗房里悄然绽放

  1926年10月,袁毅平出生在江苏常熟鹿苑镇乡间农家。“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在房东的帮助下,袁毅平进入上海百乐照相馆当学徒。从冲印漂水到上光修版,袁毅平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仅花费一年多时间,聪慧的袁毅平便完成了常人三年的学习任务,在拍照间正式成为一名摄影师助手。1949年5月上海解放,袁毅平已是上海照相行业工会的总干事。

年轻时的袁毅平

1948年,袁毅平在上海

  开启摄影的职业生涯,

  两年时间拍出经典作品《东方红》

  1949年底,袁毅平任《新华日报》摄影记者;1954年,任《人民日报》摄影记者;1958年,在中国摄影学会参与筹办《大众摄影》杂志并任编辑组长。国庆十周年时,袁毅平就想拍一幅好作品献给祖国。一天清晨,他听到电台里播放的《东方红》歌曲,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能把日出和天安门联系起来呢?一轮红日在天安门的东方透过瑰丽的彩霞冉冉升起,这不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意象吗? 于是,每天早晨,袁毅平骑车到天安门,坚持不懈地在天安门广场拍摄了将近两年,终于拍出了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东方红》。

1989年,袁毅平获新中国成立40周年摄影艺术展览优秀作品奖

袁毅平与《新华日报》社同事

  达到艺术巅峰,

  对中国摄影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东方红》拍摄成功后,袁毅平继续在摄影的道路上走下去。他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副主席,《中国摄影》杂志主编。1985年,对我国摄影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他被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授予“杰出摄影活动家”称号。同时,受袁毅平关心和提携的年轻摄影人和摄影爱好者也不计其数。他曾说,不能为了在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作品而占据广大摄影者的地盘。摄影的园地是大家的园地,不能变成我的自留地。

1982年,袁毅平访美资料图

袁毅平与年轻摄影人和摄影爱好者

  研究和传播摄影理论,

  推动中国摄影理论建设

  编辑工作中,袁毅平感到中国的摄影理论和评论还有所欠缺,于是,他把更多精力投向了摄影理论的研究和传播。他先后发表三百余篇学术文章,并出版专著《摄影家论及其他》《袁毅平摄影白话》等。主持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和两届全国摄影创作会议,广泛参与摄影行业规范制定、理论研讨和教育实践,推动了中国摄影的理论建设。

袁毅平拍摄的底片和照片

袁毅平先生摄影艺术作品展

  艺术诠释大美,

  思想成就艺术。

  袁毅平一生在摄影领域孜孜以求,

  是新中国摄影事业的实践者、见证者和推动者。

  他以独特的见识、智慧和魄力,

  为中国摄影事业推波助澜。

艺 坛 大 家 项 目 简 介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共拍摄老一辈文艺家100余人,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

  “艺坛大家”项目网络宣传推介工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挖掘、广泛宣传老一辈中国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

  系列专题将在中国文艺网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编辑:赵超)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