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锐评

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语言的新陈代谢

时间:2019年02月2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程杏
0

  近日,一篇名为《播音员主持人请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 》的文章在网上热传,文中提到:由于读错的人较多,“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一骑(qí)红尘妃子笑”等古诗文中的读音已经更改。除了古诗词的读音问题,该文章还列举了一些常见字的读音变化,如“说客”的“说”原来读shuì,现在规定读shuō……一时引发争议。一些专家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会有字音的变化,公众应有开放的语言发展观。而多数网友则认为,音韵是有声的文化,音韵的更改应以尊重传统文化为前提,一个字怎么读,不仅是一种当代规范,更是一种集体的回忆,不能说改就改。

  值得注意的是,热传的这篇文章中的大部分内容,来自国家语委2016年发布的《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 〉征求意见稿》 ,而这个《征求意见稿》至今尚未正式发布。对于此事,近日教育部也就此回应称,读音改变主要是考虑便于推广应用,但目前改编后审音表尚未正式公布,对于古汉语生僻音,还应以原读音为准。不过, 《审音表》当中确实将“骑(jì)音改为了(qí) ,“说服”的“说”注音新审订为“shuō” 。另据部分网友反映,如今的小学课本当中也确实将部分古音进行了修改,如坐骑的“骑”读二声“qí” ,从前是读四声“jì” 。

  据笔者了解,此次专家调整古汉语生僻音的标准是:古汉语生僻音在现代是存在的且有其相对应语意的就保留,只有生僻音而与其现代音所对应的字所对应语意相同的则使用现代读音。这样的前提下进行修改,为了音韵的代际相传推广使用的方便本无可厚非,但是否正式成为国家标准,还应谨慎商榷。

  不过,应当注意到,就目前部分小学课文中字音修改事实这一问题,据一些教师反映称由于教材和课外古诗书的个别读音存在差异而给学生带来困扰。循着这个问题,我们发现在2016年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已将部分古音作了修改。据悉,目前课本上的古音修订,遵循的正是《现代汉语词典》 。因而,我们不禁要追问, 2016版《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的标准依据又是什么?是若干专家的商讨,还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实行的修订,若为后者,为何出现当下对古音修改强烈的争议?如果说古音的草率修改仅仅是为了便于统一管理,那这样的削足适履是否丧失了教育的目的?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再次回归到这则新闻本身,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字词读音千百年来是否是一成不变的?答案必然是否定。汉语语音的发展自上古音时期(先秦至魏晋)到现代音这2000多年来,其基本结构并没有改变,即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3部分,演变的主要是声母、韵母和声调内部的变化,比如先秦时期的上古音存在有复声母,上古音的浊音也很丰富。而由这个问题引出的思考是:既然语音的流变不可逆,那我们该以何种态度正确对待当下的语音修改?

  众所周知,汉语诗歌尤其是古典诗词在语言和音律和谐上的讲究是极为严谨乃至苛刻的,一个字音的偏差便会影响全诗的美感,并且,古诗词当中一些字词的读音是按照过去年代的韵部发展情况,牵涉到押韵、平仄等,再通过作者进行遣词造句上的二次创作,为了语音语感背后的文化寓意,也为了字音本身的审美价值,就不能简单地“一刀切”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些持“强烈拒绝”等偏执态度的人们对于现在一些已经被广为接受或通行的读音的更正统一也应予以客观看待和接受。

  千百年来,“古音”更多被视作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尊重古音,是为必须,语音可改但不瞎改,亦为必须。与此同时,我们更当以开放、辩证的眼光看待语言的新陈代谢,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编辑:赵超)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