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锐评

非遗创业,要打通非遗与生活

时间:2018年09月1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常 恒
0

   第三届淘宝造物节日前于杭州西湖举办,其中专设的“非遗”板块备受关注,人们能够看到名满天下的苏绣、传统的捏面人、“爆改”后的狮子灯、有1000多年历史的蹴鞠……除了观赏非遗作品,还能现场体验非遗技艺,众多国家级非遗技艺及文创产品也在淘宝上线。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支撑,让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更好地进入流通、进入生活,这一现象让人眼前一亮。

  这些年,我国各个层面的非遗保护工作不断围绕着“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进行,非遗的传承与发展绝不仅仅是销售、购买了多少非遗产品,更重要的是让非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人们的生活中可见、可感、被认同、可参与。一些出自大师之手的非遗作品由于数量少、价格高等原因,比较难进入大众生活,但设计活泼、创新,价格接受度高的非遗创意产品就具有很高的“亲民性”,这类非遗产品也成为了众多非遗传承者、创业者的选择。
  中国的“80后”“90后”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网络原住民”,已经十分习惯于通过网络安排自己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购物、学习、订餐、社交……一应俱全。网民也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线上概念,线上线下的身份壁障被打破,线上线下的行为已经融为一体。大批的非遗传承人、设计师们发挥巧思,努力让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时尚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文化产品,网络强大的销售能力与引导能力为这些非遗创意产品走入大众生活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当人们被无以计数的、相似的、批量化生产的物资所淹没时,人们的消费也有了新的需求,个性化、定制等方式开始出现,展现出非遗创新与创业的无限可能性。
  现代科技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这变化已不仅是某一个端口、界面的表面影响,而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一种“互联网+”的全新生态。不难预见,非遗保护与传承也必将迎来或正在形成类似的全新生态。从媒体报道看,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依托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相关培训和科技开发部门提供的平台,积极与时俱进、创新创业,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时代风尚。这无疑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诚然,任何事物在兴起之初都难免会经历波折。比如笔者曾看到媒体报道,一位通过非遗创业实现年营业额稳定在800万元左右的青年创业者坦言,在为当地政府在职教中心开设的相关专业学生授课时,20个报名学生的课堂反馈很好,结课后却只有5人参加实习,而且实习未满一个月就全都离开了,学生们放弃的原因是“报这个专业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觉得看不到前景,觉得那还不如去学数控机械等专业有前途”。类似的挫折,原因是复杂的,归咎于任何一方都未必客观,反而提醒我们——非遗要实现“活态”保护与传承,有的恐怕需要进入日常的生产生活;而非遗创业则关系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关系到生产创意上下游环环相扣的完整生态链条,也断非能一蹴而就。不过,哪怕只是某一个环节展开的探索,都可能意味着一个好的开始。
  目前看来,我国的非遗创业尚未形成体系,愿意将其作为事业去奋斗的人还不够多,这是客观实际。在一次博览会现场,笔者从一位从事非遗创意产品销售的厂商处了解到,不少商家会将产品分为价格较高的“线下款”和价格较低的“线上款”。乍一看,二者几乎一样,但仔细对比,在做工、材质等方面却存在区别,前者优于后者。这种抓住一些消费者买“便宜货”的心态的逐利做法,显然不利于非遗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非遗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产品防伪、非遗溯源等机制的建立,一些大件的或易受损坏的产品物流运输难等问题,都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社会购物形式、消费时尚逐渐电子化的环境下,不因噎废食而迎难而上,充分调动各种要素,形成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良性循环、良好生态,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背景下,打通非遗与当下生产生活的关系,探索非遗保护更加鲜活生动的形态样式,更上层楼,也许会看到更广阔的风景。
(编辑:张利国)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