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锐评

更加理性面对海外中国流失文物拍卖

时间:2018年04月0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程 杏
0

更加理性面对海外中国流失文物拍卖

——也看圆明园流失文物拍卖被质疑炒作

  一则“西周青铜器‘虎蓥’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近期引发广泛关注。据英国中文报纸《华闻周刊》转载英国《古董交易报》的报道称,圆明园被抢的稀有西周青铜器“虎蓥”将于4月11日在英国肯特郡坎特伯雷拍卖行拍卖,估价约在12万英镑至20万英镑之间。随后,国内多家媒体进行了相关转载报道,引发网友热议。除了谴责此类拍卖行为,网友呼吁国人出高价把它买回来,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对于这类流失文物拍卖,一定要谨防炒作陷阱,并号召中国的资金和买家还是不要介入。

  随后有媒体调查发现,在该拍卖行的网站上,此次拍卖的“虎蓥”的拍卖时间表述并不明确,尽管有中国媒体报道称有一位薛姓“剑桥独立分析学者、文学学者”对该拍品进行了鉴定,但实际上这位学者只是一名尚未毕业的博士研究生,而这则在中国媒体上吵得沸沸扬扬的新闻,英国也仅有一个文物周刊杂志进行了相关的报道……这一系列模糊的信息不得不让人对此拍卖信息产生怀疑。笔者看到,也有专家认为拍卖行放出此类消息存在商业炒作的嫌疑,不仅称此为“圆明园流失出来的文物”裹挟了浓重的历史感情色彩,而且“蓥”的本来面目还有待研究——报道中拍卖行所言全球只有7件“蓥”的说法,是否是为了标榜珍稀度,故而抬高身价以吸引更多的国内爱国人士关注并参与重金拍卖?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笔者了解,2009年佳士得拍卖行就在巴黎拍卖过圆明园鼠首和兔首两件中国流失文物,最终,两件兽首被中国商人蔡铭超以3149万欧元(约合2.8亿元人民币)的天价竞得,尽管蔡铭超拒绝付款,此事件也以法国皮诺家族从两件兽首的原持有人手中买下并向中方无偿捐赠善终;但不难发现,对于历史上流失的文物拍卖,总有出于爱国情感而参与高价回购的中国个人和机构竞购。从拍卖行为所产生的结果看,不管是国内爱国人士竞得,还是国外友好人士的无偿捐献,我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重复性的伤害。

  伴随国家的发展和财富积累,有关部门也启动了相关专项资金,从国家层面去征集流失文物,比如2002年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启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资金”,每年拨付5000万元用于征集流失海外和民间的珍品文物。但从各国的数据看,除了在相关国际协议框架下的追讨,目前国际海外文物的回流,有90%是靠回购重回国内的。回购一度也成为国人追讨流失文物的途径之一。比如,1957年花巨款回购了画家韩湟的《五牛图》,2002年花了2999万元买回了国宝级文物宋代米芾的《研山铭》手卷,此后又先后花费2亿多元买回了包括战国虎形佩等在内的多件文物……

  笔者以为,这类回购模式长期成为追讨流失文物的主要手段,久而久之必将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一些因历史原因被非法掠夺而流失国外的文物,如今又需要国人自己花重金买回,于情于理都让人难以接受。再加上如今中国的流失文物国际行情一路看涨,海外资本利用国人不惜一切代价回购的迫切心情,进一步推高了它们的回归成本,也助长了某些不轨之徒的嚣张气焰,从而造成此利益链循环往复的恶性结果。

  其实,对于国内的爱国人士和机构来说,最应该做的还是以谨慎的态度、更据理力争又合乎情感的方式来对待圆明园流失文物的拍卖及其回归。海外机构非法拍卖流失的中国文物,针对的主要目标无疑是中国买家,如若我们不过分关注、不过分渲染回购情绪,就可以为这条买卖链增添阻力,继而为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此类炒作降温。另一方面,也能以此警醒我们更加冷静地看待流失文物的拍卖行为。我们追回文物的权利和姿态毫不动摇,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无论如今身在哪个国家、世界的哪个角落,都永远带着深深的中国烙印,让它们以正规的渠道和方式回归祖国,我们有使命也有责任。但不必被绑架情感,用更恰当的方式关注和推动流失文物回归,才是更好的牵挂。

(编辑:高晴)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