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浗鏂囧鑹烘湳鐣岃仈鍚堜細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首 页 | 文 联 | 文 学 | 戏 剧 | 电 影 | 音 乐 | 美 术 | 曲 艺 | 舞 蹈 | 民 间 | 摄 影 | 艺术交流 | 文联报刊
书 法 | 杂 技 | 电 视 | 专 题 | 评 论 | 维 权 | 文 博 | 图 片 | 展 厅 | 文 献 | 名 人 | 文艺评奖 | 中国艺术报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联简介
·文联章程
·主 席 团 ·党组领导
·书 记 处 ·机关部室
·办事指南
·第八次文代会 ·第七次文代会
·第六次文代会 ·第五次文代会
·第四次文代会 ·第三次文代会
·第一次文代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浏阳花炮美学研讨会举办
http://www.cflac.org.cn    2011-10-21    作者:张志勇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本报和中华美学学会技术美学学术委员会、湖南省文联、浏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南浏阳花炮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浏阳花炮美学研讨会,10月19日在“花炮之乡”浏阳召开。谭仲池、向云驹、江学恭、曹立军、凌继尧、易健、肖禾、陈希、赵炎秋、胡淼、胡平、危成焰、柏定国等出席研讨会。

    与会人员从非遗美学的角度对花炮品牌与文化产业、烟花的形式美与叙事语言、花炮美学与影音艺术等展开深入研讨,指出从浏阳花炮与消费者的关系看,它不但是一种物质产品,而且是一种精神产品,主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特别是审美需求。

    “无论是从美学、诗学,还是人文学、经济学的视野来判断,浏阳烟花是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独具历史沉淀、悠久传统工艺与深厚文化内涵和心理慰藉功能的文化产品。”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谭仲池说。

    本报社长向云驹表示,以浏阳花炮为代表的中国烟花,基于中国伟大的火药发明和至今传承未绝的火文化,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也应该早日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浏阳花炮“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2006年,浏阳花炮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李钊)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 邮编:100083
中国文联网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
信箱:cflac@126.com  京ICP备0506736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