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浗鏂囧鑹烘湳鐣岃仈鍚堜細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首 页 | 文 联 | 文 学 | 戏 剧 | 电 影 | 音 乐 | 美 术 | 曲 艺 | 舞 蹈 | 民 间 | 摄 影 | 艺术交流 | 文联报刊
书 法 | 杂 技 | 电 视 | 专 题 | 评 论 | 维 权 | 文 博 | 图 片 | 展 厅 | 文 献 | 名 人 | 文艺评奖 | 中国艺术报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联简介
·文联章程
·主 席 团 ·党组领导
·书 记 处 ·机关部室
·办事指南
·第八次文代会 ·第七次文代会
·第六次文代会 ·第五次文代会
·第四次文代会 ·第三次文代会
·第一次文代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三把柴烧高电影票价
http://www.cflac.org.cn    2011-08-12    作者:三 一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0年,中国大陆电影票房突破100亿元,“看上去很美”。然而,实际影院观影人次不足3亿,尚不到美国的1/5,从观影人次与人口总数的比例上看,甚至都远远不及韩国。居高不下的票价成为大陆票房突飞猛进的引擎。同时,高票价也严重阻碍了观影人次的增长。本是“最便宜的大众娱乐方式”在大陆却成为文化奢侈品。

    很多观众都会怀念上世纪80年代《少林寺》《芙蓉镇》全民狂欢的观影年代,票价只有区区一两毛钱。尽管如此,《少林寺》的票房在当时竟也突破亿元大关。其实,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观众对电影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如某家电影院举办团购活动,电影票竟然卖出17万张,创造了团购的记录;又如根据去年年底发布的《2010年国内团购网站不完全统计报告》显示,电影票团购稳坐团购行业第二把交椅。尽管如此,高票价却把更多的观众挡在了电影院外,高票价俨然已成为悬于电影产业头上的一把刀。

    那为何“最便宜的娱乐方式”在中国收费却如此之高?是哪几把柴烧高了电影票价?首先,昂贵的房租已成为电影院不堪承受之重。电影院往往建于核心商圈或繁华地带。地产商不但要收取房租,还要额外从电影票房中抽成。这一做法无异于“吸血”。除此之外,电影院还要负担人工、设备折旧、水电等费用,这些就占到收入的近半数左右。再加上影院票房还要分账,影院要尽快回本,高票价是难免的。即使这样,影院在开张的头几年依然鲜有盈利者。如此一来,很多新开张的影院便通过团购等压低票价的方式来聚集人气。然而,这种赔本赚吆喝的方式长此以往必定会伤及电影产业。

    其次,国内电影放映营销是“一次性”买卖。从公映到下线期间的票房收入几乎是绝大部分影片回本乃至盈利的唯一渠道。可以说,压低票价无异于从投资方身上“割肉”。因此,很多投资方与影院也达成默契,联合起来制定了最低票价的底线。对比好莱坞,一次成熟的后电影开发,如电影衍生品开发、定点院线的长期放映、付费电视、音像制品零售、主题公园乃至爆米花、可乐都可以因一部电影放映的“火车头效应”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票房收入反而只占电影产业总收益的不到一半。这样一来,投资方和影院也有动力和空间去降低票价,吸引更多的观众进行电影消费。

    再次,大陆的电影供需矛盾突出,严重供不应求。大陆的电影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佳作寥寥。让人记忆犹新的是2010年初《阿凡达》所引起的观影狂潮。观众对好电影的需求还是非常突出的。另外,大陆的影院、银幕数量还是相对稀少。稀缺的资源为高票价又添了一把柴。

    降票价,离不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如相关部门联合制定政策,把影院的房租定于一个合理的位置;把电影专项基金的缴纳政策制定得更有弹性一些;调整现行的放映机制,加大后电影开发;加强电影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为虚高的票价降降温吧!

(编辑:晓婧)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 邮编:100083
中国文联网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
信箱:cflac@126.com  京ICP备0506736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