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珍贵影像再现历史细节——访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傅红星
http://www.cflac.org.cn    2011-07-15    作者:张 成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画外音响彻在今日的天安门广场上,游客们驻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下,聆听昔日的历史回响。这是新闻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的一组画面。早年的延安电影团和后来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曾拍摄了一系列反映我党光辉革命历程的经典新闻纪录片。中国电影资料馆日前选取了四部精心修复,以此庆祝建党90周年。这四部电影分别为《白求恩》(1939)、《南泥湾》(1942)、《毛主席、朱总司令莅平阅兵》(1949)、《走近毛泽东》(2003)。其中,前三部为近年首度公映。本报记者专门就此采访了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傅红星。

    记者:在党的90华诞之际,电影资料馆选择这四部纪录片做集中的放映,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傅红星:《白求恩》和《南泥湾》均是延安电影团的代表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四部影片是为了给观众一个关于我党的纪录影像链条的完整印象。影像的力量就在于通过这些生活和事实的细节抓住观众,打动观众。

    选择这四部影片,其实是有一定逻辑在里面的。白求恩和南泥湾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通过这种纪录影像的方式把不为人知的细节呈现给大家,能够打破那种说教的藩篱,让大家感受到这些细节和故事背后的精神。《毛主席、朱总司令莅平阅兵》和《走近毛泽东》则展现了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主席的珍贵影像片段,前者从时间上顺承了《白求恩》和《南泥湾》两部,表现了我党、我军在胜利进入北京前夕的片段,而后者则用平实的视点拍摄毛主席的生活。

    记者:您能就影片本身谈一下拍摄背景和相关的情况吗?

    傅红星:《白求恩》非常珍贵,拍摄于白求恩去世前夕。它的面世又几经波折,其原始胶片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6mm版本,另一个是35mm版本,后者是现今依然通用的拍摄和放映标准,画面清晰。然而,这个版本被带到苏联冲洗,恰好赶上卫国战争,并因此毁于战争。还好袁牧之等人保留了16mm的版本,今天的观众才有幸得以观看。《白求恩》纪录了白求恩大夫救死扶伤的片段,同时又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影片是由摄影大师吴印咸掌镜的。《南泥湾》是延安电影团的又一代表作,拍摄于1942年“整风运动”之后,体现了以工农兵为主体的影像风格,讲述了八路军战士359旅开赴南泥湾,开荒种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事迹。《毛主席、朱总司令莅平阅兵》则拍摄于解放前夕,广大人民群众都热切盼望能看到伟大领袖的形象,影片便应运而生。它讲述了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等重要国家领导人莅平阅兵的整个过程。该片剪辑的设备等硬件设施和环境极端简陋,编导高维进却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今天重看该片,依然富有震撼效果。《走近毛泽东》由中央新影汇编而成。影片的开场非常富有震撼力,今日的天安门广场熙熙攘攘的画面与昔日的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的宣告融会起来,顿时感召起观众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崇敬之情。随即影片又把领袖的生活徐徐道来,给观众亲切随和之感。

    记者:人们往往认为新闻纪录片是很严肃的,这四部影片却非常具有观赏性,您能就影片的艺术性谈谈吗?

    傅红星:这就是纪录片的独特魅力所在。电影分为两种,纪实的和虚构的。但这两种电影征服观众的共同点都在于故事性和好的故事。比如纪录电影《周恩来外交风云》中有一个细节,周总理坚决不打伞,和斯里兰卡人民共同淋雨,这一下子就博得了斯里兰卡人民的好感。这个细节既讲述了一个小故事,又把周总理为什么深受各国人民爱戴的原因点了出来。

    记者:既然新闻纪录片这么重要,那这些影片的修复现状是什么样的?

    傅红星:电影资料馆的修复能力在亚洲是最强的。尽管我们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前段时间,越南电影资料馆参观我馆后,希望我们能够给他们的工作人员做修复技术培训。这些都说明了我们胶片修复事业的成绩是可喜的。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