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5日下午5点,北京博纳悠唐影城地下一层里人头攒动。上百双期盼的眼睛同时望向不远处放映厅的入口,他们很快发现,放映厅里有些观众已经被挤到了门外。水泄不通的放映厅里,很多勉强挤进来的观众只能蜷缩着坐在地板上,伸着脖子期待电影赶快开始放映。终于,台湾电影《艋舺》的片头音乐声响起,全场立刻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140分钟后,影片放映结束,全场再度掌声雷动。很多情绪难以平复的观众久久不愿离席……
这一幕是第5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火爆场景之一。5年前,第一届论坛举办的时候,组织者甚至都不敢想象,这样一个“小小”的论坛能够吸引如此之多的观众,赢得如此热烈的掌声。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电影艺术》杂志社承办的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在一种持续上扬的势头中走过了5年光景。也许是因为巧合,更可能是由于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发展的呼唤,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与“十一五”结伴而行,在5年的时间中不停迈步前进,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电影论坛之一。
目标 青年导演的“孵化器”
2006年,青年导演宁浩带着自己的作品《疯狂的石头》走访了数家电影发行公司洽谈影片的发行事宜,可是,没有一家公司愿意为这部既无明星、又无名导演、亦缺乏话题的“三无”小成本电影做发行。所幸的是,在酷暑时分即将到来之时,有志于扶持青年导演的中影横店华纳影视有限公司最终将这部电影推向了市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未来的几个月里,《疯狂的石头》掀起了一股观影狂潮——影片不仅凭借300万元的成本博取了2300万元的票房,更赢得了业内评论和影迷口碑的满堂彩,成为一匹名副其实的“黑马”。
《疯狂的石头》的横空出世,也是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从“纸上谈兵”到最终付诸实践的一个重要“推手”。
人们意识到并开始深入思考电影与青年创作群体的关系。青年导演的蓬勃生长对于电影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在中国电影史乃至世界电影史中已经被反复证明。从世界范围看,上世纪50年代的法国电影“新浪潮”、60年代的新德国电影和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新好莱坞电影都是以青年导演为核心的电影运动,它们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各自国家电影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电影的格局。而更为我们所熟知的是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的“第五代”,那一批拥有旺盛创造力并饱含艺术激情的青年导演和他们石破天惊的作品,为整个中国电影史留下了最为绚丽的华彩篇章,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毫无疑问的是,“第五代”的横空出世不仅是一批青年导演艺术才华的集体绽放那么简单,它俨然已成为中国电影走向全面复兴的开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但是,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与《电影手册》杂志促成法国“新浪潮”诞生、“奥伯豪森宣言”引发新德国电影出现不同,我国“第五代”乃至“第六代”青年导演的相继亮相,更类似于一种自发、无序的电影人才迸发,与社会深层文化影响的关系更大,而缺乏某种基于艺术本体建立的培育机制的自觉而有规律的引导。事实上,在当下的中国,有才华的青年导演并不缺乏,我们真正缺少的正是一个能够将这些青年导演凝聚在一起,在让他们获得更多理解的同时得到更多拍片机会的培育和推介机制。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就是为了填补这一空白而产生的。
经过一番深入的思考和摸索,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应中国电影产业化大潮而生,并于2006年9月22日初试啼声。与一般意义上的论坛不同的是,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不仅仅是一个专家学者围坐圆桌讨论交流的理论会议,它更是一项与创作实践环节联系紧密、涵盖面十分广泛,并且日趋细化完善的综合性活动。论坛包含3个常规项目,分别是影展、研讨会和融资会。3个常规项目各尽其责——影展负责向业内人士和普通观众展示青年导演的优秀作品,成为开阔观众视野、增进电影业界内部交流、向海外推介中国本土青年电影的平台,也是华语青年导演创作力量的集中展现;研讨会采取大会演讲的形式,诚邀国内外知名电影专家、学者就大家普遍关心的电影业重大问题进行专题演讲,目的是促使更多的人发现并理解青年导演的作品;而融资会则是通过专业电影媒体,利用有丰富制作发行经验的影视公司的资源,把有创意的青年项目进行最有效的宣传,并向国内外市场推介。
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出华语电影新人,鼓励原创作品,在艺术创意与电影工业之间建立一个专业的新型电影机制。5年过去了,本文开头的一幕见证了论坛的追求正日益成为现实。
宣言 电影工业从青年开始
“电影工业从青年开始!”这句响亮的宣言,是5年来指引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不断前行的座右铭。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康健民认为,“这句宣言十分贴切地体现了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一以贯之的追求:尽自己所能,引发社会各界对青年电影创作群体的关注,并促使青年电影创作者担负起中国电影产业主力军的历史责任,让年轻的创意真正成为带动电影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电影产业的核心就在于内容创意,而创意活力又来自于青年导演那一颗颗年轻而诚实的心。“电影工业从青年开始”包含了至少三层意思:第一,市场上的电影类型应当多样化,除了名导演的“大片”之外,也应该有青年导演“小片”的生存空间;第二,应当让市场、让更多的观众加深对青年导演作品的理解;第三,促使青年导演自我反思,审视自己的作品能否与更多的人沟通、自己作品传达的情感能否被更多的人理解。
在中国文联的支持下,华语青年影像论坛成为财政部支持的重要文化项目,并获得了文化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注入,使论坛的规模越来越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取得的成效越来越显著,社会影响力也日益增强。每届论坛活动都人次逾千,参与者涉足电影市场、电影制作及电影研究各个领域。举办5年来,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一直在力求成为体现华语电影多样风格与追求、具有包容性的优秀电影论坛,它的每一步前行,都留下了一连串坚实的脚印——
2006年,第一届论坛以“中低成本电影的市场拓展”为主题,在京近百家主要制片机构的负责人、专家、学者和青年创作者参与了研讨,中低成本电影的市场拓展问题很快成为第二年中国电影决策部门关注与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2007年,在“制片人,中国新电影的发动机”主题的指引下,“北京计划2007”融资会正式启动,青年导演阿猛通过该计划获得投资,完成影片《完美新娘》,并在市场上取得了620万元的票房。与阿猛一同得到拍摄资金的,还有导演姬雨和他的《欠我十万零五千》。
2008年,论坛主题拓展为“华语大片时代的新青年电影”,送展作品增加到70余部,影展从中遴选了22部佳作予以展映。另外,艺术电影《消失的村庄》和喜剧片《马文的战争》通过融资会获得拍摄资金,并相继摄制完成。
2009年,李行、侯孝贤等大师级导演率台湾影人团参加论坛,台湾电影创作力量在内地得到了一次最为壮观的集体亮相。同时,参展影片增加到47部,并被划分为特别放映、“北京计划”导演作品、处女作等不同展映单元。
2010年,论坛展映了过去一年青年导演创作的最新作品46部,举办映后见面会16场,是论坛举办5届以来,观众映后见面会场次最多的一届。另外,论坛还改变了融资会的操作模式,将过去演讲式的融资方式更改为单个项目商务洽谈的模式,取得了更好的融资效果。
5年来,《静静的嘛呢石》《爱情的牙齿》《透析》《夜·店》《隋朝来客》《日照重庆》《碧罗雪山》《海上传奇》《团圆》《80’后》《海洋天堂》《盲人电影院》《我们天上见》《志明与春娇》《九降风》《艋舺》《心魔》等青年导演的优秀作品相继在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上得以展映;李前宽、谢飞、郑洞天、尹力、李行、侯孝贤、王童、朱延平等资深导演,贾樟柯、陆川、张杨、刘杰、李玉、朱文、张一白、万马才旦、彭浩翔、钮承泽、戴立忍等青年导演,戴锦华、贾磊磊、路海波、尹鸿、饶曙光、李焯桃、焦雄屏等电影理论家,以及王中军、王中磊、于东、高军、陈国伟、文隽、叶如芬等电影投资机构负责人,都曾在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中展现过自己的风采,留下过自己的声音。用名家云集、精品荟萃形容5年来聚集在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中的那些电影人和电影佳作,毫不为过。
引导 强力突破青春困局
不断求新、求变,在时刻变化的形势中把握青年电影发展的脉搏,是华语青年影像论坛长久以来的追求。2010年,第5届论坛又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宣传口号:“创意带动工业,文化提升价值”。康健民对此指出:“这个口号,就是要强调创意对电影创作的作用,强调年轻创作者对文化和现实的观察与思考,使青年电影创作在创意和文化的维度中,回归艺术创作的本质。”
这一口号的提出,正是基于论坛组织者对几年来国内青年导演创作环境的分析与思考。2010年我国出产的526部电影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青年导演的作品。随着中国电影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市场急剧扩张,影片基数在不断提高。此时此刻,初出茅庐的青年导演获得一笔较少的资金,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已并非难事。然而,新的问题是,很多青年导演的作品却并不能反映他们发自内心的创作意愿——一些不专业也不了解电影市场的投资机构经常会以廉价劳动力的形式使用青年导演,并将自己盲目而缺乏专业性的意志强加于他们,使得他们拍摄出了大量无缘市场的低成本“烂片”。那些游摆于制片人意志与自我创作意愿之间的青年导演的作品根本就无法进入市场,就算它们能够幸运地挤上影院的排片板,其经过重重妥协之后“变味”的品质和内容也不足以吸引观众前来观看,最终还是只能沦为影院“一日游”(即上片一天即下线)的尴尬。
为了迅速扭转青年导演作品陷入的“烂片”多、佳作少的困局,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开始强力强调原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电影工业从青年开始”,并不是指将大量廉价劳动力输入到电影行业中去,华语青年影像论坛更希望年轻人能够将自己的梦想、激情和创造力带到电影工业中来,拍摄真正有感而发的电影。我们既需要青年电影创作的市场价值,也需要青年电影在差异化的生存法则中,保持个性与艺术尊严。《电影艺术》杂志主编吴冠平说,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一方面要让观众看到一些被大片淹没的“小片”中所具有的创造性与情感力量,另一方面更要让青年导演认识到自己作品中的原创力所在,并让他们理解这种原创力与市场的关系。
展望 电影的未来在青年
5年来,在中国文联的大力关怀下,在中国影协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华语青年影像论坛日渐茁壮。5年来,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力求在电影创作界、理论界和政府主管部门之间拓宽沟通、交流的渠道,以期能为电影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更专业、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著名电影教育家、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给予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很高的评价,他指出:“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为电影专业的学生和未来要进入电影界的年轻人提供了一种信息和参照物,提供了一种观念。论坛中讨论的很多电影创作问题,比如投资比例、未来市场定位、演员搭配、风格把握等,都是从务实的角度去为青年创作研究和解决问题。”
处女作《完美新娘》获得市场的认可,让导演阿猛对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充满了感激之情:“我是拍广告和MTV出身的,但心中却始终怀揣着最单纯的电影梦想。作为一部低成本影片,《完美新娘》能够成功获得拍摄资金,除了剧本本身质量过硬之外,更得益于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的‘牵线搭桥’。”
著名青年编剧、《消失的村庄》导演林黎胜也对华语青年影像论坛赞誉有加。“在当下这样一个被商业狂潮席卷的电影行业里,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为小成本电影和艺术电影保留了一片诚恳而可贵的生存之地。论坛的融资会通过各种方式让制片商和优秀剧本直接‘面对面’接洽,并在几年中结出了累累硕果;论坛的影展让许多小成本电影能够更有尊严地以电影的形态与观众见面,而不是简单地以DVD的形态直接投入到音像品市场中。”林黎胜说。
事实显而易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政策开始向青年电影人倾斜,有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愿意与青年导演合作,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拍摄出了优秀的电影作品。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夏潮对华语青年影像论坛5年来取得的成绩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他总结道:“作为中国电影家协会着力打造的优势品牌,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举办5届以来,推出了一大批原创电影作品,从论坛中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电影人,并为多部青年影人的作品成功融资并顺利投拍。与此同时,几年来,论坛也就一些重大的电影产业问题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不论是中低成本电影的市场拓展、建立新型电影制片人机制,还是关于华语大片时代新青年电影前途以及两岸电影的创作、合作问题,都是关系到中国电影产业良性发展的重大问题,并得到了积极的市场反馈和理论界的深入探讨。整体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它积极关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并聚焦于青年电影,这个论坛和我们的青年电影人一样,充满了希望。”
(编辑:李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