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建筑奇迹
艺术交流 VOL.02/2014|

  巨型的钢铁外皮,高大的梧桐形水泥柱以及巨型的残缺不全的煤炭漏斗状建筑,在上海黄浦江边的前工业区屹立而起的这座33000平方米的龙美术馆西岸馆给人留下了宏伟的印象。 

  龙美术馆于3月底正式开馆,是著名艺术品收藏家王薇及其丈夫刘益谦建立的最大的私人美术馆,它有潜力成为上海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或惠特尼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或许有一天会变得非常重要,但龙美术馆也仅仅是中国博物馆爆炸式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火花。  

  2010年,全国人大提出了一项五年计划,其中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国高速铁路网达到45000公里,而全国博物馆的数量要达到3500个。 

  认为文化可以像火车铁轨那样铺设的想法也许没什么实际意义,但毫无疑问,中国正在大力建设这样的文化基础设施。截止到2013年底,比五年计划提前了两年,中国就已经突破了自己的目标,总共建设了4000家博物馆。 

  博物馆专家观察到,中国目前的战略重点聚焦在建设新的博物馆上,而设置优质的展览项目和培养观众则放在稍后处理。中国目前仍处于该战略的初级阶段。 

  “中国计划将人均博物馆数量提升到国际水平。短期目标是每25万人就拥有一个博物馆”,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大城市实验室主任杰弗里·约翰逊如是说。约翰逊将这一激进的扩散式机构建设称为中国的“博物馆化”,这是个加快中国文化领域发展的雄心勃勃的计划。英国在2011年实现了每10万人就有3.12座博物馆,但他们花费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来达到这个数字。 

  中国之所以超量完成博物馆建设目标的原因在于,除了国有机构,许多服务于企业和私人的博物馆也正在被建设。地产巨头时代地产集团、外滩源以及OCT都建立了艺术博物馆,为自己的房地产开发服务。 

微信截图_20250106153912.png
VOL.4/2024
微信截图_20250106153840.png
VOL.3/2024
26539c8e10e53838d9b021b2d076917.jpg
VOL.2/2024
微信截图_20241218132108.png
VOL.1/2024
微信截图_20241218132036.png
VOL.4/2023
微信截图_20241218132002.png
VOL.3/2023
微信截图_20241218131932.png
VOL.2/2023
微信截图_20241218131900.png
VOL.1/2023
微信截图_20241218131812.png
VOL.4/2022
微信截图_20241218131726.png
VOL.3/2022
微信截图_20241218131629.png
VOL.2/2022
微信截图_20241218131552.png
VOL.1/2022
微信截图_20250106153912.png
VOL.4/2024
微信截图_20250106153840.png
VOL.3/2024
26539c8e10e53838d9b021b2d076917.jpg
VOL.2/2024
微信截图_20241218132108.png
VOL.1/2024
微信截图_20241218132036.png
VOL.4/2023
微信截图_20241218132002.png
VOL.3/2023
微信截图_20241218131932.png
VOL.2/2023
微信截图_20241218131900.png
VOL.1/2023
微信截图_20241218131812.png
VOL.4/2022
微信截图_20241218131726.png
VOL.3/2022
微信截图_20241218131629.png
VOL.2/2022
微信截图_20241218131552.png
VOL.1/2022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